供稿:刘星、朱梓璇 审核:谷天硕、黄凯
7月17日,15vip太阳集团“中轴线自然灾害风险监测,助力中轴线保护”暑期实践正式启动,学院党委副书记谷天硕、学院实验室中心主任陈铮参加了会议。董友强老师担任此次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并主持了会议。此次实践活动是在原有构建的“省-县-文保单位”三级尺度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中轴线保护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对评估因素进行了改进与细化,主要将中轴线文物价值提升为一大因素,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及文物本体并列。
参会人员图
董友强介绍了活动的意义背景,及工作安排等。他表示,风险监测与预警是有效减少自然灾害风险的核心环节,在有限的时间内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文物造成的破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中轴线的风险监测及预警,对中轴线文物保护和中轴线申遗具有一定的帮助。
活动目标图
本次活动的目标为实现中轴线洪涝(内涝)自然灾害下不可移动文物的风险评估。
工作安排表
社会实践首先进行集体调研,制作生成中轴线文化遗产要素一张图。随后团队成员分为两组,一组进行Swmm模拟,另一组进行灾害风险理论评估。两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不可移动文物本体脆弱性评估、不可移动文物洪涝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矢量化工作、基于管道数据进行的前期工作等。
。
下一阶段实践团将继续深入,完善危险性部分相关工作,进行汇水区、拓扑关系生成、径流系数等参数的取值等后续工作。
师生感言
董友强老师:
暑期实践工作顺利开展,两个小组都按时完成工作并制定出精确的下阶段计划。对于我们工科类专业来说,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时刻。科学、合理的计划是搞好暑假实践的前提,我们会明确各位同学的分工,各施其能,让每一位同学都能通过此次实践有所历练,在实践中总结,与同学们共同进步。
地201 池美娜:
本次实践对我而言,是一次磨练自己的机会,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考查,同时也是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一次机会。队伍中我主要负责有关于中轴线范围内基于SWMM软件进行水文模拟的工作,期间我不仅进行了SWMM的软件学习,同时还在数据准备时期回忆了Arcgis的操作。这次实践活动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使我受益匪浅。
遥201 陈冉:
因此中轴线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与价值。我很有幸能够参与进中轴线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实践团队,助力中轴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此次实践中基于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需求,我们依据文物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原理,以古建筑及石碑等不可移动文物本体作为承灾体,耦合文物脆弱性、致灾因子危险性和孕灾环境敏感性等特征,对北京中轴线区域进行洪涝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涉及到资料研读、前期构思、数据收集、数据整理、Arcmap制图等过程,使我较为全面的接触各阶段工作,让我对实践的整体框架较为明确。期间我学习了新的模型、新的专业词汇,接触到了专业的地理数据,也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制图能力。实践以老师辅助指导,学生牵头开展来进行,大大提高了我自己独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后续能继续完成敏感性以及自然灾害风险的评估,在实践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助力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