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侯妙乐 审核:杜明义
2020年12月19日,“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监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0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学术委员会主任龚建雅院士、副主任李爱群教授,实验室主任杜明义教授、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及实验室相关师生参加会议,会议由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俊奇教授主持。
首先,副校长李爱群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代表15vip太阳集团向龚建雅院士及参会的学术委员会委员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实验室发展给予的指导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学术评议环节,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侯妙乐教授从学术发展、队伍建设、主要成果、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实验室2020年度工作汇报。各位学术委员查阅了实验室相关年度成果资料,并从实验室的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应用在北京落地以及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对实验室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与要求。
按照2020年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成员分别从多源数据获取与精细重构、建筑遗产本体监测、建筑遗产虚拟修复、建筑遗产三维虚拟现实交互与可视化技术等方向展开研究,完成了多学科交叉协同研究支持下的建筑遗产留存与表达体系、智能化提取与保护利用等工作,初步构建了数字文化遗产关键技术体系框架,并在布达拉宫数字化保护、大足千手观音知识服务、云冈18窟高保真复制、瞿昙寺数字化保护、周口店整体测绘与展示等重大项目进行示范应用。已形成北京市优秀的“建筑遗产保护与发展创新团队”,实验室在2020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5项,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63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41篇,获批专利18项,出版专著教材3部。先后举办建筑遗产相关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16次,获批国家级人才计划1人,省部级人才计划2人,培养硕士生研究生60余人,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1个。
最后,实验室主任杜明义教授再次对各位专家对实验室的悉心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面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需求,2021年实验室将加强建筑遗产健康监测和精细重构共性技术及标准研究,在数字孪生、平台研发和成果转换等方面加强投入,同时也希望学校在科研平台运行经费、开放基金、国际化推广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文发展融合,力争把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检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成首都文化科技发展的创新基地和高端智库。